邕宁论坛-邕宁地带网-www.yndd.cn

标题: 我们这代人:辛酸 [打印本页]

作者: 四海为家    时间: 2011-8-17 11:28
标题: 我们这代人:辛酸
小时候, 我一直希望自己走得远远的, 就我爸妈的话"最好能走到美国去生活", 所以读书, 我选择了到外地去读大学, 毕业后, 又选择到深圳去创世界, 就冲着一股冲劲,会说一些英语, 我有机会去了迪拜,去了越南, 去了印度尼西亚,去了新加坡,去了马来西亚, 发现自己越来越热爱祖国了, 只要听到别人说中国的坏话, 就很生气地反驳别人,维护国家的称誉,胜似维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于是每天都很思念自己的祖国, 自己的家乡, 有一天, 终于义不容辞地辞职,回到离家乡比较近的深圳,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 发现自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 孩子慢慢长大了,要读幼儿园了, 于是打算要回邕宁安定下来, 可是邕宁,南宁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经过几次的面试, 效果都不太理想, 回南宁工作, 回邕宁定居的想法暂时打住了, 南宁生活消费高, 工资低, 这是现实的问题, 这几年, 忙于结婚, 生小孩, 工作上没有多大起色, 当年的冲劲也慢慢平静了,所以面试中, 没表现出自己的强点出来. 还是平静地在原来的公司工作, 还是习惯于早9晚五的工作, 还是习惯周末带孩子去公园玩乐.生活也许就这样平静而幸福地生活着. 有一天, 上邕宁地带, 看到一则信息, 别人家的孩子, 想方设法去邕宁二小读书,愿意出很多钱, 都没办法进去, 二我小孩有邕宁二小的学位, 是否该珍惜一下, 深圳工作虽然比较轻松, 但我们没有深圳户口, 在深圳, 只能读民办学校, 对小孩的影响是否很大, 于是我平静的心情,再次起伏,我是否应该努力, 争取回南宁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争取让小孩回去读正规的学校.
   家乡的月亮是圆的, 家乡的月亮很美, 可是家乡的烦恼也很多, 爸妈管的太多, 什么都想让我们按他们的想法去做, 爸妈很爱面子,只要一点点错误, 就觉得很不光彩,妈妈总是那么爱哭, 每次见面, 都把一些很小的事情唠唠叨叨,哭哭啼啼, 虽然我很爱他们, 可是也有点烦恼.爸妈跟哥哥姐姐没一个相处得来,按道理,新中国刚成立才出生的那一代人,读着毛MAO ZE DONG语录长大的父母们, 心胸怎么那么狭窄,怎么会什么事情都是只考虑自己,以前怕老了没人养, 有了养老保险后,还是喜欢跟嫂子他们斤斤计较,还是把面子问题,放大镜地放大好几倍呢? 我堂哥也很纳闷,二叔二婶整天忙着看LIUHE彩资料,打电话回去, 常常没说几句就挂了, LIUHE彩比儿子,孙子的电话还重要.
   我们这一代人,早年毕业没分配,常常过着奔波劳碌的生活,在大城市里买不起房子, 孩子不能到正规学校读书.社会有点异常,生活消费高,公司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原料成本高, 出口市场不景气,员工工资成本也高,老板难过,打工者也难过,拿到的工资比父辈的多很多, 但生活却比父辈的辛苦,压力大.小时候,因为干农活不积极, 常常被父亲骂,你吃不了苦,怎么不选择出生在大城市中心,富豪高官的家, 父辈们觉得穷是理所当然的,而我们这一代,穷是没本事,懦弱的表现,所以我们只能不断寻找机会, 不断去充电,要在夹缝里求生存.
作者: 蒲庙街    时间: 2011-8-17 11:47
支持原创,感谢分享!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但这就是生活!
加油!
作者: 阿拉98    时间: 2011-8-17 11:59
那一代不辛酸
作者: 阿拉98    时间: 2011-8-17 12:00
每一代都有幸福的人、辛酸的人
作者: 四季悠然    时间: 2011-8-17 12:24
感谢分享!您辛苦了!
作者: 绛雪    时间: 2011-8-17 12:41
我一直以为楼主是男的!
是某人的舅舅呢!
作者: 唐兜儿    时间: 2011-8-17 13:00
你也有你的幸福,比如去过很多我们都没去过的地方。
作者: pomelo    时间: 2011-8-17 13:32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我也想回家找工作,过节奏慢一点的生活,但是家里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总想离开深圳,可是一直离不开。现在不想那么多了,走一步算一步。
没有深圳户口小孩也可以入公立学校的。
《深圳市暂住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管理办法(试行)》关于非深户人员在深圳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是:

第六条 凡年满6—15周岁,有学习能力,父、母在深连续居住1年以上,且能提供以下材料的暂住人口子女,可申请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

(一)适龄儿童出生证、由公安部门出具的适龄儿童及其父母的原籍户口本、在深居住证或暂住证;

(二)适龄儿童父母在本市的有效房产证明和购房合同,或由当地街道办事处房屋租赁管理所提供的租房合同登记、备案材料;

(三)适龄儿童父母持有本市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证明,或者本市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副本等证明;

(四)适龄儿童父母现居住地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材料;

(五)适龄儿童原户籍地乡(镇)以上教育管理部门开具的就学联系函,或学校开具的转学证明。
作者: pomelo    时间: 2011-8-17 13:39
以楼主的情况想入公立学校很难。以小孩为重,就努力回南宁吧,你的工作经验还是有优势的;想省心自在,就暂时留在深圳。
我觉得,培养孩子的性格比培养孩子的知识要重要得多。性格决定命运!
作者: 小俊子    时间: 2011-8-17 14:46
好同情楼主!
作者: 丽达    时间: 2011-8-17 19:22
邕宁地带,有你更精彩!
作者: w.老表    时间: 2011-8-17 19:55
七零后的我感同身受!辛酸路过.. ....




该信息来自手机,手机上邕宁地带:http://yndd.cn/m
作者: 石广之星    时间: 2011-8-17 20:02
真羡慕楼主能去迪拜,干嘛不在迪拜工作啊?那里可是金钱城市啊
作者: 不可阻挡    时间: 2011-8-17 20:15
心酸的事情、经历太多了,生活本如此,唯有靠自己努力了!
作者: 军麟天下    时间: 2011-8-17 20:18
[s:13] 我也想去外地
作者: 缘起缘灭    时间: 2011-8-17 22:15
奔3嘅我仲系一事无成[s:13]
作者: 平派河    时间: 2011-8-17 22:18
“培养孩子的性格比培养孩子的知识要重要得多。性格决定命运!”严重同意此观点。
在学习上,孩子个人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同等条件的普通高中,农村生源多的高考成绩普遍好过城市生源多的。这是努力程度的不同所致。相比之下,农村生源在学习上要比城市生源用功得多,成绩自然要好一些。
作者: 平派河    时间: 2011-8-17 22:22
辛酸算什么!我们奔5的,在70年代还险些因为贫穷而饿死了,当年袁隆平饥饿的感受我亲身体会过。
作者: 绿草茵茵    时间: 2011-8-17 22:29
邕宁地带,有你更精彩!
作者: 叮咚    时间: 2011-8-17 22:54
支持原创,感谢分享!送分奖励。
作者: 铁马冰河    时间: 2011-8-17 22:57
这就是生活!  
  
作者: wu_of11    时间: 2011-8-18 16:49
人生前25年为自己积累知识而奋斗,中间25年给自己生活奋斗,后面25年为自己的后代奋斗!差不多了,中间可能有其他的奋斗,呵呵。
作者: 菠萝    时间: 2011-10-14 13:30
压力太大!可怜的80后




欢迎光临 邕宁论坛-邕宁地带网-www.yndd.cn (http://www.yndd.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