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论坛-邕宁地带网-www.yndd.cn

标题: 邕宁那楼镇那旺村屯灵坡-锦囊山的传说 [打印本页]

作者: 山背街仔    时间: 2016-7-30 18:52
标题: 邕宁那楼镇那旺村屯灵坡-锦囊山的传说
在邕宁的那楼那旺村有个叫屯灵坡的美丽村屯,知道这村屯的人是不少,知道村里有座叫锦囊山和山上有个叫锦囊泉的人也不少的,但知道锦囊泉的美丽传说人却不多。
   屯灵坡是个自然屯,一千二百多人口,是个山清水秀,一年四季花飘香,粮丰鱼的富秀美山村。周围群山环抱,土地肥美。那座处于村北的锦囊山是座奇山,山北是又黑又肥的,长满了翠绿繁茂的松柏树,林间满各种各样的野果和五颜六色的野花;山南却是光挞挞的石头山,过去是村里的天然晒坪,一年四季都有人在那里晒谷物花生等东西。那石山半中腰有一道裂缝,裂缝下边有个小凹槽,天将下雨前总不断冒出甘的清泉水。槽潮湿不干,那将是连绵阴雨天;如有线样水流出,必是下中小雨;如水汩汩冒出如手指头粗,即为大雨或暴雨无疑;干燥无水滴则为晴好天气。这裂成了村里灵验的气象台。这气象台从古以来一直帮了村里不少忙呢。每天早晨,人们便三五成群赶去看天气预报,回来后好安排当天的农活。村人都以这气象台引以为自豪
    相传古时候村里曾有过三千多人口的繁盛时期,有十个姓氏人家和睦相处,甚为团结。那时匪盗多,经常遭匪盗袭击,但没有哪一次能成功,每次都被村里人合力击溃。由此村名便取其寓意叫做“团村”。有一年瘟疫大流行,生灵受涂炭。村里一时哭声恸天,许多村人便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村中有位懂医术的老者,上山采回草药熬汤救治众人。一天,他将好不容易采回的草药晒在那石山上,不想突然一场大雨,把药全给冲走了,他伤心得呼天唤地,昏沉中突然听到“”的一声脆响,睁眼看去,只见身边不远的石头上有个袋儿,捡起来仔细一看,袋上写有“锦囊”二字。再仔细一看,刚才捡袋儿的地方有个凹洞,一道裂缝穿坑而过,筷子头粗的清澈泉水正汨汨从上面的裂缝里下来,汇集在石坑里。他感到非常诧异,打开袋儿,见里面藏有一张纸片,意思是说清泉水村人饮下即可治好瘟疫,还说第二天(农历七月初七)那天有大雨来临,可以让人到石山上赤身让大雨淋透,洗净污秽,日后便可防百病,以殆天年。老者看罢落款,原来是孔明大仙,他是救治村人来了。老者急忙跪伏于地,朝他三拜九叩,喜出望外赶回村里,照书嘱咐众乡亲,信者无不灵验,不信者不过两天即突然倒地死去。(直至现在,老一辈人每逢七月初七总不戴草帽,赤膊让天水浇淋,也是沿袭古人之训吧。年轻人就不信那一套)。一时间邻村百姓便儿带女纷至沓来,山上一天到晚络绎不绝,人声鼎沸,来求“仙水”治病的,有等着“仙雨”沐浴的,有为好奇而来的,也有来此安居的,村里一下子重新繁盛热闹起来了。后来行医老者去世了,村人便在石山上给他建了个庙堂以示纪念其功德,一时竟也热闹非凡,香火甚旺。旱年求雨,每求必应,并且雨水仅降此村范围,是奇怪。求子祈福,无不灵验。由于这奇泉山庙的灵应,山被称为“锦囊山”,泉眼被叫作“锦囊泉”。原来的“团村”改叫“团灵村”。(解放后,又改名为今天的“屯灵村”。是寓其地灵人杰意吧。)所以“屯灵村”就这样而得名。不久,一位外地的地理先生来到“锦囊山”看风水,他认为那里必是个结穴宝地,就偷偷在石山顶上葬下了先人的骨骸,日后必富贵无疑。又加上庙里几个心术不正的人开始收取“圣水”费和求神费,激怒了神灵,村里的公鸡便停止了鸣更,仙水不灵验了,庙神也不显灵了山上一子变冷清了,庙堂的和尚跑了,无人管理,不久便垮塌了,“锦囊泉”就这样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现在连庙堂的遗迹也找不到了。
  今天,随着科学的发展,电视的普及,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预知天气变化,因此也没人再费时费力去登山看“天气预报”了,锦囊泉被人淡忘了。但锦囊泉的传说是美丽的,屯灵村的山水永远是美丽的,并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的腾飞,将来会变得更繁荣、更美丽!锦囊山和锦囊泉永远存在,有机会到屯灵做客,不妨也到那里观赏一下村里的奇山秀水,也是不枉此行的。
作者: 良工    时间: 2016-7-31 07:36
多谢分享!
作者: 平派河    时间: 2016-7-31 11:00
这传说也太牛了吧。
作者: 龙形    时间: 2016-7-31 14:05
准备去探一下,那楼去新江回。
作者: 老衲姓梁    时间: 2016-7-31 17:01
风水已破,还能出大人物否。
作者: 缘起缘灭    时间: 2016-8-1 12:45
已阅!
作者: 石广之星    时间: 2016-8-4 22:57
无图无真相
作者: 缘起缘灭    时间: 2016-8-5 12:09
细猩猩
你想点





欢迎光临 邕宁论坛-邕宁地带网-www.yndd.cn (http://www.yndd.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