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论坛-邕宁地带网-www.yndd.cn

标题: 哈嘹乐队将再度赴京录制壮语流行音乐哈嘹乐队将再度赴京录制壮语流行音乐 [打印本页]

作者: sawcuengh    时间: 2009-7-12 13:07
标题: 哈嘹乐队将再度赴京录制壮语流行音乐哈嘹乐队将再度赴京录制壮语流行音乐
中新社南宁七月八日电(方靖文)哈嘹乐队键盘手兼主唱莫掩策八日向记者透露,应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邀请,哈嘹乐队将于本月下旬再度赴京录制壮族原生态流行音乐,这是继广西壮语流行音乐被打造成扬名海内外音乐品牌后,央视对其进行的进一步包装。

莫掩策说,此次赴京将是第二次走进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录制棚,根据录制计划,哈嘹乐队将进行《梦火塘》、《思念歌》、《妈勒》、《乐逍遥》、《祖先》等五首歌曲录制,除了《梦火塘》和《思念歌》外,其余歌曲都是最新创作、未向社会公开演绎过的壮语流行音乐。

据介绍,壮语流行音乐是以广西地方壮族方言为载体,以当地曲调为元素,在传统壮族音乐元素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流行电声音乐重新创作和演绎的壮语原创流行歌曲。其主要曲调来源于广西桂西的德保、靖西、那坡、田阳、平果等县的壮族山歌及南路的壮剧、巫调等,歌词以有代表性的桂西文化符号,如以火塘、侬智高、布洛陀、木棉树等为素材。

“大人见大人说壮语,儿童和儿童却用汉语沟通,外孙回乡下见到自己的姥姥,开口却说汉语……千百年来,咱们壮族就在此地耕作生息,每个人回到自己的村子,祭拜祖公还要下脆呢,哪能够将自己祖宗的语言象抛灰一样丢弃?”这是广西德保县壮族青年黎威杰演唱的《当代天保》歌词,音乐的歌词,表现了现代化冲击下,壮族年轻人对母语流逝的反思。

正是基于对母语的眷恋,广西一群壮族青年在一家名为“壮族在线”的网站上,悄悄地发起了“壮语保卫战”,大家讲壮语、唱壮歌,挖掘和继承壮族优秀文化。于是,一群坚持用壮语进行流行音乐创作、坚持唱壮语流行歌曲的青年,成就了今天的壮语流行音乐。

从二00四年开始,“壮族在线”首次推出黎威杰的网络壮语新歌专辑《音陀螺》。之后,去无方向、凹凸乐队、突围乐队、哈嘹乐队等多个歌手和乐队的壮语音乐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推出。二00八年八月,由中国唱片公司出版的首张壮语流行音乐合辑《贝侬》正式面向全球发行,合辑收录了《感恩布洛陀》、《壮家娃》、《梦火塘》等十五首壮语歌曲。

成立于二00三年七月的哈嘹乐队是壮语流行音乐发展中的佼佼者。这支“由学生、文工团演员和一线电工、钳工”(央视主持人董卿语)组成的队伍,来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嘹歌”的故乡广西平果县。七年来,哈嘹乐队将壮语流行音乐搬进了央视“青歌赛”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大型音乐剧场,并于二00七年十一月,把“嘹歌”送进了世界著名的音乐殿堂——悉尼歌剧院。
  
更多评论请看:http://www.rauz.net/bbs/dispbbs_14_34370_1.html
作者: 孤松    时间: 2009-7-12 23:12
壮族民歌的美好前景
作者: 梦扬飞翔    时间: 2009-7-13 19:39
你们觉得哈嘹乐队唱得好嘛?是公司面子。




欢迎光临 邕宁论坛-邕宁地带网-www.yndd.cn (http://www.yndd.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