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4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题] 成长的故事

[复制链接]

550

主题

7534

帖子

18万

金钱

五星会员

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地生

积分
78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00:1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一年的光阴又已匆匆而过,新年的炮声亦已逐渐响起。每当我回首少年往事,一丝丝模糊却又清晰的往事像一幅幅朦胧的山水画,勾起了我对兄弟,对老师,对父母以及对少年时的那份情怀的回忆。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俗语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性,而兄弟,则是比朋友还要亲密的一个词语,三年的同窗,使我们成为了患难与共的兄弟,成为了感情至深的兄弟。  

  兄弟情深,因为在那深情中饱含友谊,在那回忆里蕴含感动,在那互相帮助中倍感温馨;兄弟情深,因为曾经的患难与共犹现于眼前,因为曾经的时光仍恍若昨世,因为失去的欢乐时光已不在现。  

  兄弟啊!我们虽然已经许久没有联系了,但我的思念之情却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磨。  难以遗忘的除了那深厚的兄弟之情外,还有一份同样令人感动的师生之情。古训有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说的就是老师的重要性。如果不算睡觉的时间,那么我们与老师相处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因此,老师就是我们的第二任父母。因而我们与老师的感情也是异常深厚的。  

  师生情长,因为那目光中包含期待,在那严厉中吐露关心,在那忙碌的身影中散发着责任感;师生情长,因为曾经的淳淳教诲铭记于心,因为曾经的风雨无阻仍历历在目,因为日常的嘘寒问暖至今依旧温暖着我那疲倦的心田。  

  老师,感谢您对我们的教诲,感谢您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  

  老师为我们奉献了许多,但有人比老师对我们的奉献还要多,我们称呼他们为“父母”。不过,我更喜欢称之为“爹娘”,因为这两个字蕴含了中华五千年的精神,这两个字永远会让我们这些身居炎黄血脉的人感动。  

  父爱如山,因为那宽厚的肩膀永远给与我们坚强,那广阔的胸膛永远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因为那深邃的背影让我们久久难忘;母爱似海,因为那温柔的话语会抚平我们心灵的创伤,那粗糙的双手挡住了严寒,遮住了酷暑,那伟大的心教会我们宽容与善良。  

  父母之爱,如山似海。爹娘啊,孩儿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因为孩儿已经懂得了坚强!  

  在我们的心中又那么一块地方,那里是我们身体中最柔软的部分,那里埋藏着我们少年时的浪漫与幻想。曾经的我们是那么的天真与快乐,以为我们之间的那一丝甜蜜就是书上所说的爱情。但是,时间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才算永恒。但当初的那丝甜蜜却埋藏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是我们永生不忘。  

  难忘初恋,因为在那青涩中饱含热情,在那无忧中藏匿童真,在那关爱中尽显纯真;难忘初恋,因为曾经的海誓山盟犹萦于耳,因为消逝的音容笑貌仍现于眼前,因为往昔的心有灵犀至今为散。  

  一幅幅回忆的画卷展现了一个个我们已经逝去的往昔,这些画卷组成了我们成长的故事。
邕宁地带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邕宁地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yndd@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move] 不要迷恋哥 哥只是个传说! [/mov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2014

帖子

1万

金钱

四星会员

好人好梦,平安健康,把握每一天

积分
2024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2-7 12:10:31 | 只看该作者
那是经历,经历是一种财富,尽管一些人希望自己少一些阅历,希望一生按部就班、平平稳稳。
与人为善,真诚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3397

帖子

4万

金钱

荣誉会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积分
3512
QQ
板凳
发表于 2009-2-7 13:24:20 | 只看该作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路尽 隐香 处,翩然 雪海 间~ 每个人都现在或曾经是学生,正在或曾经在学校经历过,希望诸位能把自己的美好回忆写下来同坛友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11

帖子

4695

金钱

一星会员

人生路上走来的你我在此歇歇脚,

积分
1
QQ
地板
发表于 2009-2-7 14:24:37 | 只看该作者
成长的故事太多了,我记不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南宁市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顶部qrcode底部
关注邕宁,大家都用微信扫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