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12|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 胡读《三国演义》

[复制链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4 17: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aragraph]胡读《三国演义》
1.知彼知己
“......孙权降阶而迎,优礼相待。施礼毕,赐孔明坐。众文武分两行而立。鲁肃立于孔明之侧,只管他讲话。孔明致玄德之意毕,偷眼看孙权:碧眼紫须,堂堂一表。孔明暗思:‘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等他问时,用言激他便了’。(《三国演义》第43回)”在这里,孔明以“知彼”之术,坚定了说服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
孔明是怎样知孙权的呢?孔明先是对孙权审视一番,仔细观察孙权的外貌,尔后分析孙权的个性。继而作出应对之策。
在日常中,我们如何搜集到“知彼”的信息?一、观眼。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二、观察表情。《水浒传》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吴用对晁盖说:“兄长性直,你道王伦肯收留我们?兄长不看他的心,只观他的颜色动静规模。”晁盖道:“观他颜色怎地?”吴用道:‘兄长不见他早间席上与兄长说话,倒有交情;次后因兄长说出杀了许多官兵捕盗巡检,放了何涛,阮氏三雄如此豪杰,他便有些颜色了。虽是口中应答,动静规模,心里好生不然。若是他有心收留我们,只就早上便议定了坐位。杜迁、宋 万,这两个自是粗鲁之人,待客之事,如何省得?只有林冲那人,原是京师禁军教头,大都的人,诸事晓得;今不得已,坐了第四位。早间见林冲看王伦答应兄长模样,他自便有些不平之气,频频把眼睛瞅王伦,心内自己踌躇。我看这人倒有顾盼之心,只是不得已。小生略放片言,教他西安自相火并!’(《水浒传》第18回)吴用便是通过对表情的观察来掌握王伦、林冲内心世界的。三、倾听呼声。
邕宁地带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邕宁地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yndd@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4 22: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2.换位思考
西蜀面临五路大军围攻,邓芝入使东吴,要孙权与西蜀结盟。邓芝对孙权说:“吾乃蜀中一儒生,特为吴国利害而来。乃设兵陈鼎,以拒一使,何其局量之不能容物耶!”(《三国演义》第86回)随后气氛便缓和很多,进而打动了孙权。
邓芝的成功是运用了换位思考。邓芝虽然代表蜀国的利益,但他能够兼顾到孙权的立场,强调:“特为吴国利害而来”,然后,与孙权作精确周密的分析,最后准备以一死来表达自己的诚意,使孙权大为感动。
今天,换位思考并不过时。做别人思想工作,说服他人与你合作,争取对方的理解和支持,等等,往往都离不开换位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4 23: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3.造势而立
刘表的大公子刘琦为了躲开继母的暗害,求计于孔明。开始被孔明以“此家事,亮不敢与闻。”来搪塞。次日在刘备的策划下,刘琦再向孔明求计。孔明又以“亮客寄于此,岂敢与人骨肉之事——倘有漏泄,为害不浅”来推辞。刘公子只好把孔明引到密室去说:“继母不见容,乞先生一言教我。”孔明说:“此非亮所敢谋也。”刘琦又以一密书要给孔明看为由,将孔明引到小楼并把楼梯去掉。对孔明说:“琦欲求教良策,先生恐有泄漏,不肯出言;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赐教矣。”孔明说:“‘疏不间亲’,亮何能为公子谋?””刘琦说:“先生终不肯教琦乎!琦命固不保矣,请即死于先生之前。”便要拔剑自刎。孔明止之:“已有良计。”“公子岂不闻申生、重耳之事乎,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今黄祖新亡,江夏乏人守御,公子何不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三国演义》第39回)
刘琦求计于孔明,首先造了环境之势,“上楼去梯”,欲罢不能;其次造了气氛之势,“要拔剑自刎”,使孔明不得不授计于刘琦。
《三国演义》中,还有围困造势、诱导造势、摆威造势等。均是因情而设,运用自如,恰到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4 23: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4.因势利导
关羽被困在小山上,准备与曹军决一死战。曹操的大将张辽上山对关羽说:“兄今即死,其罪有三。”“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而兄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复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刘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兄,兄今战死,二夫无所依赖,负却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罪三也。”“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兄宜详之。”(《三国演义》第25回)关羽通过“约三事”后,最终答应了张辽。
性格高傲、重义的关羽之所以被张辽说动,投降曹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张辽在谈话中做到了因势利导。今天,因势利导仍被广泛地运用,生生不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1: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孤松版主,我抄的。
还准备续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6: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5.师出有名
曹操起兵,向各郡发讨伐董卓的檄文,表示要“扶持王室,拯救黎民”;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焚香发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三国演义》第1回)起兵、“反判”(那时应还不叫“革命”),都扛起“道义”的大旗,“师”出则有名,无名不出师。名不正,言不顺的事不干。
“师出有名”的“名”,可以是强者的志向、理想。也可以是揭竿起义领导人的政治主张、路线。甚至还可以是道德、义理。曹操招兵,在大旗上写上“忠义”二字,刘备三顾茅庐时向诸葛亮表示“欲伸大义于天下”,都是曹、刘两个作乱者实施行动的“名’。诸葛亮统领军兵,染指曹魏,所讲的“天时”,也是其作战行动的“名”。有“名”出师顺畅,曹操的一道檄文(“名”),搏得了天下十七路诸侯纷然响应;一面“忠义”的大旗(也是“名”),引来了“如雨骈集”的应募之士。桃园的旦旦信词,使关羽对刘备“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终为刘备“断首捐躯”。无名出师,如董卓“篡汉”,以私废公,则天人共怒,其运不长。
今天,我们营生、挣钱、做事,同样需要“师出有名”。有“名”出师,事才兴,财才旺,人才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6: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6.妙用动机
赤壁大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周瑜发现孔明料事如神,计高一筹,“久必为东吴之患,不如杀之”。谋士鲁肃急道:“不可。今曹贼未破,先杀贤士,是自去其助也。”鲁肃建议诸葛瑾去拉孔明同事东吴。翌日,周瑜对诸葛瑾说:“令弟孔明有王佐之才,如何屈身事刘备?今幸至江东,欲烦先生不惜齿牙余论,使令弟弃刘备而事东吴,则主公既得良辅,而先生兄弟又得相见,岂不美哉?先生幸即一行。”诸葛瑾满口答应:“瑾自至江东,愧无寸功,今都督有命,敢不效力。”(《三国演义》第44回)诸葛瑾即刻上马去游说诸葛亮。
周瑜正是抓住了诸葛瑾想立功的动机,因而能够说动诸葛瑾。在《三国演义》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23: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读法标新立异,鹤立鸡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6 17: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7.亮出目标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机械专家、上海市市长汪道涵通过该市外事部门向日本丰田公司发出出访函,亮出了上海市(在很大程度上可说是我国)发展乘用汽车业的目标。可丰田公司这样硬直地答复:中国有多少GDP?人均GDP有多少?也做梦要发展乘用汽车!丰田不尿上海(当然在当时也是不尿中国),刺痛了集机械专家、高层领导于一身的汪的一片赤诚之心。汪,很快通过外事部门,促成了抵达德国访问的艰难破冰之履,促成了上海大众,铸造了后来我国乘用汽车业的领头羊。汪的成功,靠的是大胆地向对方亮出目标:上海要发展乘用汽车,中国乘用汽车市场广阔!要求对方和我方沿着目标合作,共享双赢成果。
其实,“亮出目标”这一招,早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就被运用上了。刘备出诸葛亮出山,刘备道:“大丈夫抱经世之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三国演义》第37回)刘备正是通过亮出“让诸葛亮拯救大众于涂炭之中作为刘备集团追求的目标”,进而取得诸葛亮出山,辅助其皇业的。
“亮出目标”这一招在今天仍屡试屡爽。多年前,重庆的黄奇帆对台进行经贸访问,造访郭台铭。说:‘我是专门向你送生意来的。’之后,一王一十地向郭分析富士康搬到重庆的诸多好处,连可入钱袋的具体数目都能列举。郭受感动,促成了富士康重庆项目。后来,重庆以富士康为顶梁大大柱,搞成了综合保税港区(政策最为优惠的海关特殊监管区)。而今天,我们南宁为搞综合保税区还在负累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17: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8.纪律之重
建安三年四月,正是收麦季节,曹操亲统大军讨伐张绣。曹操传谕村民及官兵:“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地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迟疑。”对此,百姓无尚欢迎。官兵经过麦田都下马用手扶麦,小心从事。曹操骑马走着,突然,从田中惊起一只斑鸠,那马吓了一下,跑进麦田,踏坏了一大块。曹操见状,忙叫从军主簿为自己定罪。主簿说:“丞相岂可议罪?”曹操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随即拔剑准备自刎。在他人的劝说下,曹操用剑把自己的头发割下来并通告三军:“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三国演义》第17回)于是,三军纪律肃严。
虽然曹操没有按纪律要求将自己问斩。但是,作为三军统帅、纪律的制定者,由于客观原因,违犯了纪律,也没有为自己开脱,更没有推卸责任,并且将古人认为十分宝贵的头发割下来,经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因而,促进了三军纪律的严格执行。
纪律是高压线,触犯了就会受伤付出代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早知妖孽会出来作怪,便以金箍棒划一个圆圈,圈内是安全的,圈外是危险的。悟空去后,二师兄经不住诱惑,扯着师傅、沙僧全都跳出圈外,结果吃了大亏,若非悟空及时赶回,唯恐性命不保。那个圈圈就是纪律。纪律是生命线。多少高官,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栽了跟斗,锒铛入狱,断送了政治生命,失去了自由。遵守纪律是做人最起码的底线。曾听人说,受过“中国式教育”的人,犯错误率较少,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洁身自好。愿信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南宁市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顶部qrcode底部
关注邕宁,大家都用微信扫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